2012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优秀语文作文 并解析 2012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2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24-06-28 04: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2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充满哲理意味。今年的这道题目的核心概念是“安全”“思维”。面对“安全”,考生要有面对“梯子倒下伤人”的意外事故的防范意识,面对“思维”,考生又要面对如何“防止梯子倒下伤人”的创新意识。考生在作文时,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并作出合理的思辨。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不会偏题。

这样看来,考生要写好今年的这道看似容易实却有一定难度的作文题,还得在审题、立意、行文上谨慎为之。

1.审题。这道作文题在审题上增加了难度,一些理解水平稍差的考生,可能很难准确理解作文题意。如果考生从“注意安全”和“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这两个条幅的比较着手,应该很容易把握材料含意。吃透了这一点,不论是立意、选材、构思等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2.立意。考生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恰当的立意。具体来说,梯子竖直放会有安全问题,所以老板要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可是那个顾客却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如果在不用梯子的时候,将其放倒,就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工作中如果转换一下思路,问题可能就会彻底解决。考生可以据此立意写作,将中心确立为“转换思路”。这个材料作文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问题,所以社会公德方面的立意应该是作文出题者的命题意图。也就是说,诸如“梯子”一类的社会公共设施,在自己使用好以后,要妥善处置,处置时要充分要考虑到他人的安全利益等。只有这样“我为人人”着想了,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文明。毕竟,在我们当前这个时代,“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不良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的,这个作文命题的社会基础应该就在这个方面。因此,这则材料具有开放思辨的特色,有利于考生纵向挖掘或横向开拓,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3.行文。做好前两步,仅仅是获得了一个行动的方案,如何在行动中落实这个方案?在行文过程中,考生不仅要时时记住“社会公德”或“转换思路”,还得设法在行文中恰当地体现出来,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总之,今年的这道材料作文题,对学生文笔的考核依然走的是自由化途径,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命题核心,写出出色的文章。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佳作

寻找遗失的求异思维

放置在某公司车间角落的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工作人员在旁边写了“注意安全”条幅,几年过去了,虽没有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但这事谁把它放在心上?没有!而一位客户在前来洽谈合作事宜时,却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这位客户之所以会有勇气改这一条幅,只是审视它们的人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中国有句老话,叫“鲁班门前弄大斧”,大抵是笑人自不量力的。可就有人从这句老话中翻出了新意:敢于在鲁班门前弄斧的,必有一种不迷信权威、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和精神。由此看来,鲁班门前不正应该弄弄自己的大斧吗?这样运用求异思维,思路一变,角度一换,带来了全新的观点。在定式思维的洪流中,能独特己见,保有自己那颗闪烁独特火花的大脑,这颗大脑是非常宝贵的。因为这样的大脑在中国学生中还相当少,好在当代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并正在努力培育这样的大脑,以期得到向往已久的东西――求异思维。

有时,求异思维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可以创造出大笔财富。

日本柯达公司是一家国际化照相器材公司,公司内绝大多数部门都以高效著称,只有生产感光材料的暗室效率提不上去。于是有人建议说:不如把所有暗室里的工作人员都换成盲人,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黑暗的环境,暗室里的操作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这样一来,不但暗室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还为公司赢得了“重人才”、“有爱心”的好形象。遗憾的是,该公司到了后来却丢了“求异思维”这一企业生存之道,结果破产了。

别人看盲人,只看到他们生活不便的一面;而那位建议者却独具慧眼,用求异思维在人人认定的缺憾中发现了闪光点,求异思维又大张了一回彩。

其实,求异思维并不神秘,就像上面文字中所说的,看问题的标准和角度不同,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标准和角度有成百上千,那答案就有千千万万。可我们为什么只想着“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呢?那是我们遗失了求异思维。

我们从前批评过外国人张扬个性,自由散漫,而为国人的循规蹈矩、整齐划一而自豪。若换一个角度,与其要寂寞的一枝独秀,还不如要散漫的万紫千红;与其要毫无生气的一言堂,还不如要喧闹的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百家争鸣,只可惜在春秋战国时一闪而过,此后先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再是科举取士和程朱理学,独尊忽视了多元,教条扼杀了变通,理学钳制了人性……渐渐地,国人把求异思维丢掉了。直到改革开放后,追求思维的独特才再一次成为人们追寻的目标,人们渐渐认识到,没有自己的思想而仅以复读机、传声筒的面目存在是毫无价值的,唯有思维的独特才能创造,唯有创造才是有价值的。

21世纪,这人类大发展的世纪,首先是思维开放的世纪,而我们遗落在远古时代的百家争鸣,也必将随着开放与求异而重新涌现。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那遗失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不能丢。

【佳作点评】本文紧扣“求异思维”来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构思行文。仅此一点已是独辟蹊径了。开篇以所给材料作为引子,文章写的似乎有点循规蹈矩,不过紧接着求异思维就闪出它耀眼的火花――用老话翻出新意强调了求异思维的作用,然后又用新颖有趣的事实材料进一步论证。考生叙述事例繁简得当,叙后夹议,切中要害。考生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论证上,而是在论证的基础上追因究果,反思我们以前的所作所为,在国人和洋人的对比中,何去何从,泾渭分明。尺水中纵谈历史,演绎我们遗失求异思维的过程,读后给人启发和警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